介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陕西国防职院,是一所省属重点职业院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技工业局主管,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陕西省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的重点支持高校之一。学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廊路57号,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备先进。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65年的第四军工业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9所以军工为主体的技工学校之一。1986年,学校发展为国防科技工业部直属大专学校,1998年,升格为陕西省国防工办直属本科院校,定名为“陕西工业大学”。2004年,学校由原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局直接管理,改隶属于陕西省政府。2012年,正式更名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特色
学校注重产教融合,现有多个校内产业集群和产教联盟;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重点学科
学校现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商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英语等7个本科专业以及20多个中高职专业。其中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是陕西省工科类重点专业。学校还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保障。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学校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引进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形成了一支以学术能力为核心、教学能力为保障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设施
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和图书资料。校内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量丰富,数字化办公系统完善,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此外,学校还拥有大型教学实验室、现代化教室、文化历史陈列馆、生态园林、学生公寓等完备的教学及生活设施,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保障。
学校荣誉
学校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如"全国职业教育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等国家级别荣誉称号。学校通过多年的努力,优化办学环境,推进办学质量,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了贡献。
结语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展成为一所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现代型职业院校。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与企业合作,推动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符合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国防工业企事业单位及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主要服务对象,教育教学、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产学研合作为主要职能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太华北路237号,占地面积1200余亩,设有23个教学单位,开设有70余个专业,涵盖了机械、电子、计算机、化工、建筑、贸易等多个领域。学校拥有一支高层次、专业化、现代化、治学严谨、团队精神强烈的师资队伍。
学校秉承“国防情怀,科技兴校”的办学理念,发扬“三忠诚、三勇气”和“创造、协作、发展”的校训,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培育高素质、高技能、高品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致力于实现“立足国防科技,放眼全球产教研合作的中原腹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愿景。
专业特色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国防军工等专业为主,聚焦实用技能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校注重专业建设和专业水平提高,设置了“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引导教师开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学校注重教学基础和教育质量,启动了“教学名师工程”,选拔素质高、业务精、教育热爱的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活动。
校园生活
学校鼓励学生发展多元化的兴趣和特长,积极举办各类文体、艺术比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并建立了覆盖全校师生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阵地。
学校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积极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大中型企业校园招聘,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发展平台。学校开设了留学生项目,积极扩大国际化交流合作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出国交流机会。
办学成果
近年来,学校获得了多项省级、部级奖励,包括“全国技术技能大赛银牌、铜牌、优秀组织奖”等,培养出了一大批活跃在工程技术和职业技能领域的优秀人才。学校自主申报的28个专业获得了“国家级示范性高职专业”、“陕西省专业特色学科”等荣誉称号。学校积极开展合作交流,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未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在稳定和提高本科专业教学水平、加强和拓展人才培养、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探索,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和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