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南的新城区,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民族大学。隶属于青海省政府,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民族为特色的综合大学。
学校历史
青海民族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 1950 年的青海师范学校。1958 年,学校升格为全国重点师范学校。1985 年,经中央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更名为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7 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青海民族学院。2015 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学校特色
青海民族大学以民族特色教育为办学特色,注重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学校设有藏学系、蒙古学系、回族学系等民族类专业。同时,学校也具有较强的特色学科,如青海湖环境与资源保护、青藏高原生物资源与环境等特色学科。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25人,其中教授323人,副教授62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35人。学校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名誉教授等职务。
教育教学
学校本科教学覆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四个领域,设有87个本科专业。学校推行研究型、创新型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科学研究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建立了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多个研究中心。学校每年都有大量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委托的大量服务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
学校荣誉
学校建校以来,先后被认定为全国民族地区重点高校、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绿色校园、全国党风廉政建设示范高校等多个荣誉称号。同时,学校也是江苏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总结
青海民族大学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课程设置和科学研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地方经济和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将继续推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民族和谐稳定。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QNNU)位于西北腹地的省会城市——西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验区”试点高校、国家教育部推动民族地方高等教育教师高水平聚集的高校、国家民委支持的民族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高校、省级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属于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青海民族大学前身可追索众多,最早可追溯到五年前(1958年)理工科农业干部学校的办学历程。2005年10月,学校接受了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命名,正式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目前,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农林、艺术等领域。教育学、民族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农学、林学等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权权。学校建有教育部第四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并率先承担了民族地区高职高专本科提升计划高端职业人才培养任务。
作为高等院校,除了教学,科研也是学校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学校建有综合实验楼、创新创业中心、先进制造中心、药物与化学分析中心、食品营养与安全中心、环保重点实验室、动物繁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开发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院、南北方民族互动研究中心、美丽城镇化研究所等各类科研机构,开展了细胞与分子研究、微生物与环境生态学、全球变化与区域环境演变、地球动力学等一批国家环保、农业及民族文化研究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为我国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校一直强调和推行素质教育,在校园建设中以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为根本宗旨。在班级教育、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等方面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服务。学校积极推动学生实习与就业,开展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制度,结合社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破除了人才培养的“唯文凭、唯分数、唯数量”观念,探索了一条有特色、有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与国外高等学府与学术机构交流合作,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和水平逐步提升,与法国、爱尔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学术交流关系,开展了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和教师交流,为广大青年学子拓展国际视野,积累国际能力,增长国际经验,传递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表率性示范。
青海民族大学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学科门类全面、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勇气,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为教育强国、文明中国和科技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青海民族大学:风景如画的校园与优质教育
青海民族大学,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是一所以民族文化研究为特色的本科大学。随着近年来西北地区高校的发展,青海民族大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学子的关注和追捧。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这所风景如画的校园和优质的教育。
一、壮丽的校园环境
青海民族大学的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校园内有三座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建筑物,分别是“民族文化之厅”、“人文学院之馆”和“藏族学院之厅”,体现了民族文化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校内有以情人坡为中心的环形公园,四季不同的花卉和树木让人心旷神怡,晨跑散步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除了校内的绿化环境外,校园内还有高山草甸、峡谷河流等壮美自然景观,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青藏高原自然文化的机会。校门口就有公共交通车站,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便利。
二、优质的教学质量
青海民族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80%以上的教授、副教授具有博士学位。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和图书馆等教育资源,为师生们提供了多种科学研究和实践机会。
学校注重学科交叉,扩大了跨学科设置,目前拥有各类本科专业52个。这些专业涵盖了法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青海民族大学设立了多种学科竞赛,包括数学建模、英语演讲、机器人大赛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青海民族大学秉承“民族背景、生态环境、人文情怀”的校园文化理念,校内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学生会、社团联合会、文艺团队等多个组织形式丰富多彩,为师生们提供了追求梦想和展示才华的平台。校内文化活动也极为丰富,包括藏戏演出、文化节游行、运动会等多种形式,使学校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综合性文化载体。
此外,学生会、校友会等组织机构常常组织线上或线下的志愿者服务,承担国内外各类公益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结语
青海民族大学,作为一所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本科大学,设立了多种学科与竞赛,并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成为您选择高校的一个优秀选项。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