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江苏省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二手车市场消费调查报告,二手车交易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呢,一起去看看。

【市场信息不对称 汽车质量无保障】

本次调查覆盖江苏13个设区市,包括八个线下二手车市场以及两个电商平台。结果发现,近6成消费者表示二手车市场秩序混乱,超过7成消费者对购买二手车持拒绝态度。安全性能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占比达50.58%。消费者拒绝购买二手车最主要的原因是怕买到事故车、泡水车。江苏省消费者协会监督部赵鑫表示,二手车的里程数、车子的质量状况等很多信息,存在着经营者刻意隐瞒的情况。这样就普遍让消费者对二手车缺乏信心。

此外,调查发现91.4%的消费者认为,购买二手车时有必要请专业的第三方验车机构来评估检测。但近60%的二手车交易过程中没有专门的车辆鉴定环节,仅29%的交易能够提供令客户信服的专业第三方检测报告。

【二手车市场乱象多 外行小心被忽悠】

由于缺乏统一监管和标准,第三方验车机构都是自定标准,鉴定费用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因此,实际交易中,寻求第三方鉴定尚在少数,这也导致了二手车市场普遍存在商家既是"裁判"又 是"选手"的现象,令消费者难以信服。

2016年11月份开始,南京对外地人购车上牌有严格要求,首先需要有南京居住证、然后要有半年以上的社保或南京的房产证明。然而,调查发现,为了完成交易,一些商家会钻政策的空子。例如有南京二手车销售人员表示,自己办一个商户的营业执照,然后进行交易。除了注册公司上牌照,该销售人员还提出可以先买下车子和保险,社保交满六个月再过户的办法。这些看似可行的"小窍门",一旦发生问题,消费者将会遭遇维权难。

【专家呼吁加强监管 规范二手车交易】

专家认为,要从源头上消除信息不对称,改变消费者对二手车市场的不信任,就需要从制度入手,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规范评估机构准入机制,对二手车车况客观认证,向消费者公示车况信息,并建立规范的二手车行业信息公开制度。

江苏省消费者协会汽车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董兵表示,建议政府出台对二手车评估的机构,进行一个每年的评定,甚至于打分制、红黑榜等。做得好的表扬,做得不好的清理出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