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育明教育徐老师。
关于内蒙古师范学英语翻译硕士硕士考研信息汇总,了解一下!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被社会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3800余亩(约253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0.1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亿余元。馆藏图书250余万册,电子图书80余万种,配备磁盘存储100TB。学校下设22个职能处室,3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2个教研部。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908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6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0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98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
学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30000余人,各类研究生42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8000余人,各类留学生300余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设81个本科专业,涵盖10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精品课程73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3个;有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基础实验室和特色实验室1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校级重点学科37个。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全面建设和又好又快的发展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并重,突出内涵发展;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保障和动力,努力促进质量、效益、规模、结构的协调发展;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要求,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求真务实,育人至上,学术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强化了"双学位教师教育和蒙汉兼通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0万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与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国内一些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9年被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先后聘请包括五位两院院士在内的近四百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目前,全校上下正在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抓机遇、谋发展、强特色、上水平、建名校"的发展思路,坚持"全面发展、突出重点、重点突破、带动全面"的发展策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1、 考试科目
所属学院:外国语学院
考研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11翻译硕士英语
3、357英语翻译基础
4、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研究方向:英语笔译(不区分研究方向)
二、分数线

三、招生人数
计划招生人数:英语笔译8人
推免人数:0人
4、 复试内容和参考书目
(一)主要方式
1.笔试
外国语笔试
专业课笔试
思想政治理论笔试
外国语笔试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合格线由学校确定,外国语笔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专业课笔试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满分30分,仅限报考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会计(专业学位)专业的考生考试,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报考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加试;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学院可自主确定是否加试,相关办法应在复试前公布。加试方式为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对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学院(中心)可自主确定是否加试,相关办法应在复试前公布。加试方式为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各学院(中心)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进行复试。
2.实践(实验)能力考核
由学院(中心)单独组织,主要测试实验和操作技能,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面试
(1)每生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2)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要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现场独立评分,不得缺项、涂改。
(3)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应统一;
(4)外国语口语和听力测试满分10分,计入复试成绩,不划合格线。
(5)专业面试成绩满分20分,计入复试成绩,不划合格线。
面试时间2019年3月30日下午、3月31日全天,具体安排见所报考的学院通知。
(二)主要内容
为提高复试的有效性,各学院(中心)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办学特色决定复试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基本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外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进行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导师等与考生面谈,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还可采取"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必须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考核工作,须在发放录取通知书之前完成考核,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艺术类考生在遵循本办法的前提下,可根据学科专业的特殊要求进行考核,但须在复试工作具体方案中确定。
对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经复试,该考生总成绩排在该复试专业的110%之内,经学科(专业)复试小组推荐,提交体现该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材料,并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可将该考生列入拟录取考生名单,其他考生的专业排名顺延。
参考书目:
1.《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入学指南》,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应用文写作》,王首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中国文化常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7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 《翻译硕士MTI常考词汇》,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