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李素珊在病房里查看母亲和新生儿的情况。

“以强带弱”县级医院全面托管乡镇卫生院、“下沉常态化”指派骨干专家长期驻点坐诊、“一院一策”县级医院根据各基层卫生院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共建扶强特色科室……这些都是我市县镇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举措。

2014年初我市开展试点,在全省率先探索县镇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去年我市全面铺开该项工作。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我市一体化改革喜获丰收,盘活了基层卫生院的活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受基层群众赞誉。

基层卫生院变县级医院分院

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廉江市青平镇的廉江市人民医院青平分院,该院在去年与廉江市人民医院建立帮扶关系,加挂分院牌子,实行五个统一的管理。“我们原本是青平镇中心卫生院,实施一体化管理之后,就成了廉江市人民医院青平分院。五个统一后县级医院在人事、财务、资产管理、业务指导和基药配送等五个方面对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该分院副院长龙成东说。

刘老伯是附近的居民,他去年干活时摔伤了腿,现在还没有痊愈。他想去市里看病,但又担心医疗费过高。“我看到医院内的宣传栏介绍有大医院的专家过来,就跑来治疗了。”刘老伯说。在青平分院,前来看病的不但有该镇居民,也有不少是外地居民。

“县镇一体化改革就是将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让更多群众愿意到基层卫生院看病,让首诊在基层得到初步实现。”龙成东告诉记者。群众间还流行这一句话:“乡镇常驻好大夫,百姓看病不远行”。

据了解,在县镇一体化改革中,廉江市以该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为主体医院,与廉江全市基层卫生院建立帮扶关系,该市人民医院、该市市妇幼保健院分别与17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乡镇卫生院等建立纵向合作机制。

专家就诊带教 基层门诊量大增

李素珊是吴川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去年开始就来到吴川市妇幼保健院吴阳分院挂职副院长。

“来了以后,感觉责任很大,不单单要坐诊看病,还要参与医院管理,帮助基层医生解决疑难病例。”李素珊介绍,吴川市妇幼保健院结合自身特色至少保证包括自己在内的4名骨干医师到吴阳分院长期坐诊,每3个月轮换一次,派出的医生包括妇产科、内儿科和疼痛理疗科。

不仅定期指派专家下沉坐诊,吴川妇幼保健院还定期到吴阳分院开展业务培训、业务查房、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开展处方点评等工作,而吴阳分院还选派基层医生“上挂”到吴川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参与一线的急救、诊治工作。

当天上午六点,一名男婴在吴阳分院内诞生了,这对于该院来说意义非凡。“以前很少有人会选择来到基层卫生院生孩子,这是群众对我们医疗服务的信任。”吴阳分院院长陈方培解释道。

据了解,经过一体化管理实践后,吴阳分院去年门诊量23865人次,比2014年同期增长45%;住院量1266人次,比2014年同期增长30.5%。今年前4个月,吴阳分院门诊量就达1万多人次。

花更少的钱 享更好的医疗

在廉江市人民医院安铺分院,一名患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在这里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的费用,在医保报销后仅需支付4639元,比在市级医院少了6407元,大大的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县镇一体化就是让群众花更少的钱,在基层卫生院享受县级的医疗服务,享受高比例医保报销和较低的住院看病开支,大大地节省了看病费用开支。”市卫计局医改办负责人说。

陈方培介绍,随着基层卫生院不断发展,基层卫生院可享受的报销比例要高于市直医院,更多群众愿意留在基层看病,其所支付的医疗费用明显下降。去年吴阳分院人均门诊费用24.5,同比减少5.6元;人均住院费用2085元,同比减少336元,出现了“看病花钱越来越少、医疗服务越来越好”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完善县镇一体化配套政策,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行远程诊疗。推行报销比例合一,对纳入双向转诊的患者按卫生院的报销比例执行。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或补助方式,引入市外医院在我市基层医院建设特色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