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逛过天津房交会吗?
天津房交会从哪一年开始?
天津已经几年没开过房交会了?
1993年~1998年
天津房交会诞生于1993年的五月28日,这比很多人想象的都早,作为一个29岁的展会,这个“会龄”,都已经超过很多地产从业人的年龄。
这样一个房企展示产品、购房者挑选新居;有关部门了解市场状态的重要平台,天津房交会从初期的每年一届,到后期每年春、秋两届,再到悄然中止。这一番兴衰,承载了多少人的记忆。
很多天津地产人,入行的第一课就是从房交会开始;当年那些抓空蹲在展板后面吃盒饭的少年,很多人都已经成长为今日的房企老总。
九十年代的楼市与当前相比,单纯的像个身穿白衬衣的少年。那时候没有视频直播、没有铜板纸的彩色单页,更没有喷绘的围挡。楼盘广告就是报纸上大大小小的豆腐块,能有个套红的通栏文字广告,都算是豪气奢侈!
1999年
旧改与拆迁产生大量购房需求。从这一年开始,天津房交会升级为每年春秋两届,时间固定在每年春季四、五月份,和秋季九月末十月初。
会址就选在南开区的天津体育展览中心,也就是俗称的“大馆”,房交会提供展位超500个,接纳参会企业超过130家。
当时受“中美两个老太太买房”的故事影响,按揭购房迅速兴起,参会企业不仅包括开发企业,也有大量的中介企业和银行机构参与。
2002年
每年房交会都是“手提袋”大战,廉价实用的手提纸袋,作为各家楼盘宣传吸睛的武器,都想要在配色和图案上突出醒目。
直到有一家楼盘,定做派发超级大的手提袋,购房者就只能把其它手提袋统统塞进去。真是一袋气吞全场。
这一年的房交会让人津津乐道是,名人代言效应走进大馆。正值当打之年的天津本土球星于根伟,在会场作秀一游引发围观。
记得他当年好像买了,在河西中环线上中豪世纪花园的大三室。
2004年
得益于海河开发和天津城建提速,掀起又一次大规模拆迁,当年的春季房交会,是开办至此规模最大的一届。共设展位716个,参展开发企业52家,共有参展楼盘76个。
也就是从这年开始,天津房价极速攀升,贷款购房比例形成爆发式增长。很多人也在这一年首次接触到中德住房储蓄银行。
也就在这一年,售价达到万元的“豪宅”正式在天津亮相。最早跨过万元价格贡献的楼盘,就是和平区西康路的塞顿中心。紧随其后的是东马路仁恒海河广场~第一个精装修万元豪宅。
一边是万元豪宅初露头角,另一边是当年房交会的成交均价还仅仅是4390元/平米。天津是否需要万元豪宅?在当时引发各方面的热议。
从那时起,房交会的活动也渐渐多姿多彩,高尔夫球杆和马鞍开始摆在展位上,户型图开始画在美女身上,人体彩绘和电音小提琴,几乎成为每届房交会必见的节目。
2005年
这一年,天保金海岸作为第一个参加房交会的滨海新区楼盘,首次在秋季房交会亮相。大量品质改善盘如海河新天地、洛卡小镇、玛歌庄园,也抢期进入房交会亮相。近郊楼盘开始组织各种各样的看房车,做为竞争客户的有力武器。
现象级营销事件开始走入房交会,除了一次性的展板与喷绘,房企在布展上开始加大投入。
展会上最抢眼的华厦津典,用很多瓶子搭建了一堵水瓶墙,介绍说瓶子里灌着分别从威尼斯、斯德哥尔摩、阿姆斯特丹、莱茵河、苏州、上海等地取来的水样标本,在展示之后,再将这些水虔诚的注入天津海河。
当时小闲懵懂的问一位前辈,这些水是怎么从国外弄来的?背回来?寄回来?
前辈回答:信它的,都一个味儿!
2006年
这是首次国家层面宏观调控后的房交会。会场开始增设土地推介专区,推出了南口路、芥园道等20宗土地,北京楼盘也开始进入天津房交会互动揽客。
受助于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地产类门户网站成为强势广告载体,开始从传统的报纸渠道掠夺资源。博客正当时,诞生大量房地产初代网红。
当时永泰红磡的总助段立新,有个比喻很恰当:房交会就是天津地产业的“合家欢”。
言下之意就是:当个节来过吧,大家见面乐呵乐呵,至于成交多少,那都无所谓。
2007年
这一年的房交会,依旧在市中心大馆举办,却首次用了“滨海热土、美好家园”的滨海主题。在除了传统的房企、中介、新闻单位参会之外,还纳入了20家建材家居装饰企业,和1家拍卖行参与。
万通地产在津项目已经达到4个,董事长既初代地产网红冯仑,带着他的电子书《风马牛》来到这年的春季房交会,给自家楼盘站台。
当时正值国家层面持续性宏观调控,“70/90”规范要求严格执行,90平米以下产品,占到参会产品总规模的70%,小户型大行其道。
似乎是应了压制越严厉,反弹越有力的物理规律。这年房交会参展楼盘之多,居然要ABD三个馆才能装得下。二手房企业诸如中原、顺驰、津房等等只能到场外搭台。
2008年
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楼市低谷年,长达一年多集中频繁的调控,导致楼市量价同时断崖式下跌,泡沫论喧嚣尘上。房企被迫频繁降价自保,这种饮鸩止渴的价格策略,又进一步影响购房者的入市信心。
为市场鼓劲、后市加油,成为这届房交会的重点。大量的行业论坛、专家访谈活动,从这一年起,成为房交会的重头戏之一。
现在回过头看,当年顶住质疑,在这个时点买到房子的人,是真的抄到底了。
这一年的房交会,每个参会人员,也都收到一个独特的小袖标。作为房交会的特殊印记。
2009年
这是谷底过后的反弹年。从小阳春一直延续到小阳夏、小阳秋、小暖冬。房交会的参会人数开始增至14万人次。
市场好了,房企也就舍得打开钱包做宣发,不少大牌房企的展位面积,都超过了800平米。
但敢花钱未必就能花对地方,比如星耀五洲在场馆里安排说相声,就明显干不过对面富力的低音炮,和隔壁松江的电声小提琴。
这一年房交会的参展企业中,外地房企的数量已经超过半数,首创、中远、万科、上投、金地、富力、中海、浙商、韩国汉拿等房企纷纷亮相。共有37家房企近50个楼盘参展。
2011年
随着楼市热度攀升,“大馆”从展馆面积和服务配套上,都已经承载不下房企需求。天津房交会正式搬移至新建的天津梅江会展中心。15000平米的展馆,让各家房企“可劲造!”
本次房交会共860个展位,93个楼盘参展,这在数量上可称前数年之最。参展房企中,数量最多是天津万科,参展楼盘多达11个。
展位面积最大的楼盘依然是星耀五洲,但第一天它就遭遇近百位业主现场维权,人数也堪称历届之最。
这一年融创在房交会占据C位,不仅在布展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是盘同开,霸气侧漏,在媒体投放也堪称一掷千金,重量人物亮相频频。
此后两年,正是第二次国家层面调控强压时期,天津房交会悄然断档,直至2014年才再度回归,
2014年
在房交会召开之前,9月30日央行放松首套认定,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70%。十月初,天津六部门联合发布的一纸《津十六条》,使天津成为当年全国首个发文,全面松绑楼市的城市。
又是重复的配方,重复的味道,楼市在ICU和迪厅之间,再一次横跳。
这一年的房交会,首次引入津冀联动模式,增加了秦皇岛、烟台等地展厅,度假地产概念的海景房正式走进天津房交会。天津也成为南戴河、烟台、龙口等地海景房楼盘的重要客源地。
这一年秋季房交会的规模,破纪录达到14300平米,参展房企75家,参会人数达到15万人次。
2014年滨海新区首次在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独立开设房交会分会场,吸引生态城、商务区等百余地产项目参加。当年这个会场,现在作为滨海城市更新试点,已经拆为尘土。
2015年
房交会开到这一年,已经像是婚后多年的老夫妻,闭着眼都能想到能有什么内容,无非是沙盘展台、喷绘灯箱、音乐杂耍、短裙长腿而已。但格调却拿出了耳目一新的玩法。
格调把示范区到了梅江会展中心,在这样一个极其逼欠嘈杂的场地内,复刻了格调一贯主打的中式园林。
这个示范区当仁不让成为房交会的热点,很多业内同行都承认,进去看了不止一遍。
而让小闲印象更深的是,在如此大的的参观人流之下,示范区的维护依然能井井有条,展会期间从头到尾,基本保证了整洁和精致。
泰达格调没有讲产品,却展示了最好的产品。
2016年
春季房交会历时五天,没想到这是我们能见到的最后一次房交会,匆匆忙忙,都没有来得及和它说一声再见。
这一届房交会参展楼盘最多的企业是天房,参展项目高达24个。这算是天房最后的谢幕?还是它倔强的挽留?
这一年在梅江会展中心的N2展馆,搭建了现场播报区,五天时间召开了56场项目推介会,和4场专业研讨会。互联网已经真正改变客户的信息获取方式,为客户提供即时的海量的信息,买卖方双之间的信息鸿沟正在被拉平。
房地产信息传播,终于走进了网络互联时代。信息不对称,再也不能成为房企赚取利润的工具。
2023年
在稳楼市政策频出的当下,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与天津房交会再相逢?
天津房交会,已经步入而立之年,就像身边每一个默默负重前行的中年男人。
天津楼市,已经太久没有一次“合家欢”式的聚会了。让我们能有一个契机,再度聚在一起,聊聊房子,聊聊人。
我们常说,离别是为了再相见,上路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归来。
如果有缘,再次走到梅江会展中心,站立在那个红色拱门之下,我真的很想仰起头说:嗨,30年了,房交会,别来无恙。
END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