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量子教育的精品课程《解读华为干部管理之道》。

分享老师:宝洪江,任职于华为大学、华为人力资源部、华为中亚地区部。

大家好,我是宝洪江,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中小型企业如何做干部管理。

一、企业如何做干部管理?

1.中小企业为何要做干部管理?

很多人问过我,像华为、腾讯这些千亿级别的企业,大大小小的管理者接近1万人,肯定是要做干部管理的。

那么,公司的人数不多,只有几百人,甚至只有几十个人,干部管理应该如何来做?

甚至还有企业家问:“公司只有50人,其中管理者只有7、8个人,还需要做干部管理吗?”

我反问他:“你需要干部能力符合你的要求吗?”他回答:“是的。”

我再问:“你希望干部能够不断培养团队成员,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吗?”得到的还是肯定的回答。

我又问:“你希望干部每年都能够带领团队实现业务目标,同时干部队伍是稳定的吗?”“当然了。”

所以,我回答他说:“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只要有管理者,就要思考如何管理干部。”

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现在90后甚至00后流动比较频繁,如果公司的中坚力量也不稳定,能力也不足,结果可想而知,业务是肯定无法持续发展的。

当华为还是一个小公司时,只有几个管理干部,但作为总裁的任正非已经开始考虑怎么做干部管理了。

所以,企业的创始人或者人力资源的负责人,只要企业有了干部,就要做干部管理,考虑干部的基本职责、能力发展以及业绩的持续达成。

2.干部管理5部曲

中小企业做干部管理,主要有5个方面。

①在其位,谋其职,明确责权利

在很多企业里,员工的岗位职责是不清晰的,这会导致“老板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老板没说的,我就不做”的情况发生。

时间一长,老板出差或一忙,管理者就无事可做了。

所以,干部管理最基础的是要明确职责。让干部在相应岗位上带领团队承接任务指标,达成业务结果。

②信任-授权-贡献的正向循环

举个例子,有个企业的创始人跟我说:“我觉得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不太行,每次把事情交给他,总是做不好。而且我们的关系也不太好,他对公司好像也很不满意,有诸多抱怨。”

我问他:“你们俩在工作时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他说:“公司有什么事,我就让他按照我说的去做,但做了一段时间后,他总是不满意。”

我就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做传声筒,一两次还好,如果半年甚至一年都这样做,他就会想‘我也是个部门的负责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每次都是把老板的想法传达给员工呢?’。他体会不到自己的个人价值。”

创始人很受启发,反馈说:“回去后一定改善与人力资源负责人的关系,把某些工作完全地交给他去做,让他充分行使主人翁的责任。”

当一个人有主人翁意识后,做事的积极性就会增加。

如果老板不信任下属,那他永远做不好这件事。

所以,一定要形成信任-授权-贡献的正向循环。

第一步,产生信任。

先放手让他去做,当然也要考虑这个人的能力、经验,判断他是否能承担这样的工作。

第二步,进行授权。

如果是部门负责人,那么跟这个部门相关的业务、项目、财务、人事,甚至审批工作都可以交给他。

当然,过程中也不是什么都不管,某些时候可能需要你提醒指导。最多一年,这位部门负责人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第三步,产出贡献。

绩效贡献出来后,他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做好很多事情,就反过来更加相信领导,也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产出更大的业绩。

从此,这个正向的循环也就产生了。

没有授权,就没有担责,干部的能力就永远起不来。

最后,老板高管越来越忙,底下的人越来越闲,还会抱怨公司,没给到足够的机会。

③关键事件识人,实践中考察

把事情交给别人做以后,还要在关键事件中考察他。

二战时期,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不打仗时,喜欢到一线基层视察。

他会随身带个小本子,跟士兵交流时,记录下士兵参加过什么战役,有什么特点风格。

等到未来再发生战争时,他就知道该选谁带团队,怎么用好这些人。

作为高管,也要在实践中识别人才,记录他们的性格、特点、负责部门以及未来适合承担的工作。

④明确公司价值观和品德要求

管理干部,还要明确公司价值观和品德要求,这是最基础的。

一个人能力越强,承担的责任越大。如果他的价值观与公司不符,或者品德作风有问题,最后对公司乃至社会的伤害就会更大。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宣贯企业价值观,提高管理干部的品德与作风。

⑤建立选用育留机制

如何管理干部,让他们愿意持续地在公司发展,是所有企业一定要考虑的。

在华为,任正非身边绝大部分的管理干部在华为至少工作了20年,可以说是跟华为一起成长起来的。

因此,做干部管理,一定要建立选用育留机制。

要清楚地知道,该如何选人、识别人。

在用人时,要基于他的特点与过往的经验。

明白怎么做绩效考核,以及怎么激励员工,使其在公司长期发展。

最后是想方设法地让管理干部留在公司,愿意跟着公司一起成长。

二、干部的使命与责任

1.领袖的使命

先跟大家分享一则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故事。

丹柯是一个古老部落中的青年。有一次,丹柯和族人被敌人赶入森林深处、濒临死亡。他反对屈服去做敌人的奴隶,就自告奋勇带领大家向前行进。

当部族进入黑暗的密林,迷失了方向,不断有人掉队与死亡时,许多人开始埋怨、责怪起丹柯。但他并没有发怒,而是用手抓开了自己的胸膛,掏出了一颗燃烧的心,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照亮部族前进的道路,最后部族走出了森林,到了阳光明媚的地方。

后来,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在他的著作《战争论》中提到,领袖就是要在茫茫的黑暗之中,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燃烧,像丹柯那样发出微光,带领队伍走向光明。

在华为,任正非也充当了这样的角色。

90年代末,华为内部都在讨论一篇文章,叫做“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那时,华为的营收将近100亿,大家都有些沾沾自喜,认为华为的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任正非写了一篇《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的文章告诉大家:虽然我们现在还不错,但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非常强大,像爱立信、阿尔卡特还有诺基亚都是非常强大的,不要骄傲自满。

十多年前,华为一路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通讯行业的前三名,大家也非常高兴。

任正非就在内部网站上做了一个集体大讨论,主题是“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

大家讨论的结果是,“下一个倒下的不一定是华为。但是企业有生命周期,华为早晚有一天会倒下。”

那天之后,大家又有了危机感。

后来,华为遭遇美国打压,任正非一年几十次地出来见媒体,目的就是给客户、供应商以及十几万员工信心。

所以,领袖是什么?

是当大家都欢呼雀跃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给大家泼冷水的人;是当企业遇到经济危机、发展衰落时,给予员工信心的人。

“在茫茫的黑暗之中发出微光,带领大家往前走”,领袖就要做这样的角色。

2.不同时期的干部使命

干部跟领袖一样,都是有使命的。

但在企业不同的的发展阶段,干部的使命与责任也有所不同。

企业刚成立时,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人格决定了制度,牵引着企业的发展。

管理干部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与领袖风范,引领公司商业成功,促进制度日臻完善。

当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慢慢走向平稳和成熟,形成了管理体系后,就要在制度规范下履行职责,确保企业长期发展。

3.华为干部的使命与责任

华为干部的使命和责任,完整表述就是以文化和价值观为核心,管理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带领团队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最终实现公司商业成功和长期生存。

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①抓企业文化传承

管理干部最核心的工作是做文化、价值观的传承。

团队人数达到20人后,仅靠制度规范管理,效果是有限的。

有些事是无法通过制度规范讲清楚的。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价值观约束思想,通过思想影响行为。

②抓业务增长

管理干部要抓业务增长,聚焦客户需求,为客户实现价值,帮助客户成功。

③抓效率提升

在进行前面2项的过程中,管理干部还要不断完善流程和制度,提升内部效率。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部门墙就开始出现。企业流程越来越复杂,组织架构越来越臃肿,内部效率就会越来越低,管理干部要做的就是为企业做“瘦身”。

④抓能力提升

要均衡开展组织队伍、组织能力的建设,通过整体能力提升带动业务目标达成。

为什么在讲干部管理时,先讲干部的使命?

因为管理干部不仅是低头赶路,履行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承上启下,明白公司对自己的使命要求是什么。

在完成使命的基础之上,再履行相关的责任,符合相关的标准,最终实现业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