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了,2022年12月22日,冬至一阳生,冬天到了,春天也就不远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都在家静默之中,甚至连包饺子的身力和心力都没有。冬至之所以吃饺子,在我们这里是叫按耳朵,吃了饺子冬天就不冻掉耳朵了。想起了妈妈常说的话,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是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阴霾难掩赤阳,阳光终究普照大地。冬至吃饺子,是每年必经的程序。从记事起,每年冬至妈妈就包饺子,家里人多,包饺子就是一个大工程。和面,调肉馅,切剂子,擀皮。一家人围着小方桌,干起活来。最早是一个黑漆的四方桌,80年代时被偷了,最让现代人想不到的是后来找到了。后来一些年是一张长方形的地桌。再后来是茶几,俩茶几。姐姐不吃肉,要调素的,一般都是韭菜鸡蛋的,三哥吃饺子不讲究,坏的全给他。三哥说到肚里饺子反正都会坏的。妈妈会包各种各样的,包子皮带花纹的,一头大一头小,鱼形的。还会在某个里边包上一块糖块或者一个干净的一分钱硬币。现在的孩子或者我们,已经好久好久没见过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了。看新的一年谁的运气好。包饺子是个很好玩的事,很小的时候帮不上忙,就会给妈妈要上一小块面,自己拿着玩去了。在那个没有什么玩具的时代,一小块面团也可以玩上好久。

煮饺子时,要下三滚,开三次锅,加三次凉水。还有敞锅盖怎么样,关着锅盖怎么样的说法。后来三嫂子说,看着饺子翻身了,就是熟了。盛出来饺子,第一盘子是要放上一双筷子,供一下灶王爷的。然后放桌子大家吃。每一盘子都不吃完,剩一两个饺子时,下一锅饺子就出来了。再添几个。这里有讲究。包饺子时也是,剩了馅是来年有吃的,剩了饺子皮,是来年有穿的。

不仅是冬至,每年大年三十,包的饺子更多,除夕晚上要包,要吃,初一早上要吃,还要现包。妈妈今年80多岁了,就在几年前,初一凌晨就起来,包饺子,说我们年轻人好睡懒觉。过年了,孩子回来多歇歇。我们怕妈妈辛苦,也都起来跟着包。我们兄妹五个,在妈妈的引领下,每人都会包饺子。尽管不是什么高超的技能,但也是生活的经历。

姥娘还在的时候,第一碗饺子供奉完以后,会给老人的。老人就让我们吃。在推让之间,所有的都上桌了。这个时候,砸蒜泥就是一个好活,一般是三哥和我合作,有扒皮的,有砸蒜泥的。倒上醋,滴上几滴香油,美餐就开始了。

回忆起来,每年冬至和妈妈一起吃饺子,也快五十年了。今年过年时妈妈不小心摔了一下胳膊。自己做饭就不太方便了。现在住在三哥家。天涯共此时,打电话得闻妈妈也在吃饺子。妈妈还是走路如风,和善乐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三哥福德深厚,能在家慈面前行孝。我们兄妹五人也很安心。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妈妈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们,应对人生中的各种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