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意指人在江湖上漂泊,往往会做出自己不情愿的事情。“江湖”在武侠小说中特指主人公所生活的豪侠社会,有闯荡江湖、江湖恩怨等。那么,“江湖”这个词最初的含义就是这个吗?
“江湖”有人认为是指三江五湖,但具体指代却又不明确。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34;泉涸,鱼双与处于陆,相掬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34;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方保持湿润。这种互相呵护的方式还不如在水里彼此自由自在,互不相识。这里&34;江湖&34;是泛指江和湖的广阔区域,古人以此来表达&34;天下&34;或辽阔的疆域。
《汉书·货殖传·范蠢》: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适齐为鴟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宋姜夔《白石诗说》:“波澜开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这些词中“江湖”的含义基本相同,指江河湖海,广阔的地方。

另说“江湖”指“江西”和“湖南”。相传禅宗马祖道一住在江西,学禅的人为了向他请教,纷纷前往江西访道。湖南石头和尚希迁住在湖南,乃禅宗高僧,很多人也去拜访他。当时想参禅的人不是去江西就是去湖南,因此又叫“走江湖”,后来词义演变,“江湖”就泛指五湖四海的广大地方。
现在,“江湖”也指我们所处的社会,所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