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北方人文学府
西北师范大学,简称“西师大”,位于陕西省省会西安市,是一所以师范、文、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北方人文学府”。该校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良,已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校。
百年历史,悠久文化
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2年的陕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是中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经过百年发展,西北师范大学秉承“厚德博学、弘扬人文、努力创新、服务社会”的校训,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优质教学,多元化学科
西北师范大学具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设置有文、理、工、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体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其中教育学排名全国前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实践能力,将学科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培养了一批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
研究生教育,才俊荟萃
西北师范大学有着优秀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严格的研究生管理制度。目前该校共有研究生申报学位23个,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8千多名,其中包括了一大批才俊荟萃的学术和行业领域的人才。学校极力推崇“导师制”,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不断探索和实践,独立思考,不断创新,成为了全国研究生教育的佼佼者。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西北师范大学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如音乐、舞蹈、话剧、朗诵等,学生可以在这里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梦想,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欢迎。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文艺比赛、科技展览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社会服务,服务国家
西北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的战略需求,为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服务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学校着力推动社会服务和产业协同,积极开展各项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如“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基地”、飞行实验室等常年项目,让学生在了解生产生活、服务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
结语
西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与时俱进的高等学府,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色和优秀的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学校将继续保持办学优势,不断创新改革,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简称“西师大”,位于中国陕西省兰州市城关区滨河路967号,是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也是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1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西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现有本科专业6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2个。校园面积20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
学科与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始终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和科学研究进步,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学校的学科涉及教育、文学、历史、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各学科的发展水平处于陕西省和全国前列。西北师范大学下属有陈奂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夏衍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精神卫生学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同时学校还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合作开展科学研究。
国际合作与交流
西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先后与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英国波爱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德国西门子公司、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3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闽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西南大学等学校推进了院校合作,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政府部门协作开展了多个教育、文化、科技、人才交流活动。
师资力量
西北师范大学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24人,其中教授315人、副教授659人,博士生导师104人、硕士生导师544人,是一个由高学历、高学位、高学术水平的学者和专家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拥有国家级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等多个荣誉者不计其数。良好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保障,确保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帮助学生成长为具备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也在学术、文化、新时代发展对策等多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校园文化生活
西北师范大学鼓励学生树立正能量的生活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领导力以及综合素质。学校有丰富的文化场馆和设施,如校园博物馆、图书馆、多功能厅、音乐厅等。同时,学校还设有学生艺术团、科技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多个社团组织,不断开展校内和校外的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节、艺术晚会、篮球比赛、志愿者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多元、开放的学习生活环境。
未来发展走向
西北师范大学将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精神,不断挖掘学科特色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扩大课程和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实现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高校的建设目标,为中国教育事业和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成立于1938年,坐落在中国陕西省兰州市。学校是一所以本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是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人才培养项目"等重点支持的高校之一。
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18个学院,拥有81个本科专业、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校在师范教育、心理学、政治学、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声誉,在教育教学、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等方面获得广泛关注。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教授500余人,副教授900余人。拥有一大批专家学者,杜祥琬院士、闫锡山、周振田、张志贤等著名学者均为西北师范大学的教授。多年来,学校保持了较高的论文发表、科研经费支出等指标水平,并且积极建立创新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升级,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学生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与管理理念,推进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学校已连续多年获得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和陕西省高校文明打造标兵称号。学校还注重学生学业与生活的平衡,建立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校园文化
学校贯彻"立足兰州,面向西北,放眼国际"的办学理念,围绕服务西北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力发展校园文化,提升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特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西北地区优秀综合性大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西北师范大学为国家辐射区师范院校标志性高校之一,历来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学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良好口碑。为了更好地办学,服务社会,学校将不断改进建设,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加强学生管理,开启更加灿烂的未来。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